在日本社会,存在着一种极为反常的景象:年轻群体普遍对婚姻、生育避之不及,既不购置房产,也鲜少拓展社交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极为淡薄。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,许多年逾古稀、耄耋之年的老人,仍在社会各个岗位上辛苦劳作,甚至我还亲眼见到九十高龄的老者坚守工作,这般场景着实令人诧异,不禁让人思索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?
当下的日本,早已与往昔大不相同,曾经的发达辉煌也已不复存在。回溯过往,日本经济曾经历迅猛腾飞,老一辈凭借不懈努力在科技领域开拓创新,加之美国的大力扶持,使得日本在亚洲一众国家中脱颖而出,稳坐发达国家的头把交椅。
然而时至今日,日本经济深陷泡沫化困境,泡沫经济非但没有推动其向前发展,反而致使经济连年衰退。这样的现状让日本民众深陷痛苦之中,对未来充满迷茫与无助。
这些年,我在日本工作期间,亲眼见证了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,不禁令人感慨万千。
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,日本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开始选择与社会保持距离,不愿主动参与社交活动,对待感情也变得谨慎克制,购房意愿更是低到极点。
他们对婚姻似乎丧失了热情,就如同对情感失去感知一般。不少年轻人即便在大学毕业后开始恋爱,也不会轻易踏入婚姻殿堂、孕育子女。在传统观念里,这种恋爱却不结婚的行为常被视为不负责任。
日本的年轻一代十分清楚国内经济的严峻形势,深知仅凭个人努力,难以扭转国家经济下滑的颓势,整个局面积弊已久,难以改变。于是,面对重重压力,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,更倾向于关注自身感受,秉持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,无奈地向现实妥协,过着低欲望的生活。
年轻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,或许能满足自身需求,但家中老人的处境却令人担忧。
如果老人仅依靠国家发放的微薄退休金,根本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重新踏入社会,寻找工作,以此维持生计。
每次来到日本,看到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饭店、超市里忙碌不停,我的内心既对他们的坚韧心生敬佩,又为他们的处境感到惋惜,甚至觉得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,还不如早早解脱。
如今日本高昂的物价,让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。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日本的真实状况,但因为工作原因,我每年都会在日本停留一段时间,对超市物价的变化有着深切体会。
每次走进超市购物,看到商品的价格标签,就能真切感受到日本老人生活的不易。
没来日本之前,我总觉得国内物价偏高,时常听到百姓抱怨。比如国内牛肉每公斤售价高达130元人民币,前腿猪肉每公斤也要68元,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确实难以承受。
然而来到日本后,我才发现这里的物价更是高得惊人,实在难以想象日本人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。在超市里,一公斤苹果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要60元,一个大西瓜竟卖到120元,每公斤猪肉的价格是88元,就连1.5升装的矿泉水,一瓶也要12元,简单的五个装日本寿司,售价大约45元。
如此高昂的物价,让外国人在此生活都倍感吃力,对于日本本地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。这也导致许多日本老人为了维持生计,不仅要外出工作,有时甚至需要打两份工。
我曾在横滨港附近的一家寿司店用餐时,遇到一位75岁的日本老人为我服务。用餐过程中,老人每次都小心翼翼地为我端上寿司盘。看着这一幕,我心里满是不安,虽然我是正常消费,但那一刻,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在努力生活这方面,竟不如这位老人家。
为表达对老人辛勤付出的感激,每次她端着寿司走来,我都特意提前起身,主动从半路接过这份美食。
多次光顾这家店铺后,一次偶然的契机,我与老人展开了亲切友好的交谈。通过交流我才知晓,这位老人膝下无儿无女,老伴也早早离世。为了维持晚年生计,她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,否则极有可能陷入居无定所、食不果腹的困境。
老人向我透露,她生活在日本,每月个人基本开销高达一万元人民币。听闻这个数字,我这个在船上辛勤打拼,还曾觉得自己收入尚可的人,瞬间意识到与老人的消费层次存在巨大鸿沟。
在中国,一万元至少能满足两到四个月的生活开支,而在日本,同样的金额却仅够维持一个月。由此不难看出,日本的物价水平远超寻常,当下日本物价已然呈现出高度膨胀、泡沫化的态势。许多日本年轻人不堪重负,索性消极应对,选择向现实低头。他们逐渐习惯了这种物价飞涨的生活,纷纷放弃结婚生子,转而选择独自享受单身生活。
年轻人因年轻气盛,尚有资本做出这样的选择,但老年人却没有这样的余地。那些没有子女照料的老人,只能重新踏入职场,赚取微薄的养老金以维持基本生活。
如今在日本,随处都能见到仍在努力工作的老人,给人的感觉仿佛整个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都被老年群体占据。
目前,日本已成为全球老龄化问题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。据统计,2021年日本人口总数为1.26亿,其中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%,老年人口数量高达3000多万。
尽管日本政府针对不断增长的高龄人口出台了相关政策,但多年来积累的生育难题依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。在日本,年轻人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压力,生育意愿极低,这使得近年来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。与此同时,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,老年人寿命不断延长,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程度。不少老人年轻时为追求生活品质选择不生育,年老后成为丁克一族,既无子女依靠,还得重新工作养活自己。
日本虽拥有较为完善的养老福利体系,政府会为老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。一般情况下,日本老人退休后可申请退休金,平均金额约为20万元人民币。然而,在日本物价高昂、消费水平极高的环境下,这点退休金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养老生活。无奈之下,老人们为了生存,只能再次走上工作岗位。
和我国类似,在日本高龄老人求职也面临诸多困难。不过,出于人道主义关怀,日本政府延长了老人的退休年龄,以便他们能获得更多经济收入。但这也导致部分老人在工作岗位上难以发挥实际作用,却依旧留任。单位同事对此也都持包容态度,因为大家都明白,自己将来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处境,所以出于同理心,都会给予这些老人应有的尊重。
我曾在一家华人经营的便当店用餐,这家店不仅供应便当,还提供各类中华美食。用餐时,我注意到店里有一位约70岁的日本老人,他的工作职责是收拾餐盘。离开店铺时,我向老板询问路线,闲聊过程中,出于好奇,我打听了这位老人的情况。老板告诉我,这位老人在店里工作已有十年,如今已经83岁高龄。这个年龄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,着实让我惊讶不已。原来老人虽有子女,但孩子们都在外租房居住,不愿与老人同住。老人身边只有老伴相伴,且老伴比他年龄更大,两人都没有退休金。为了维持夫妻二人的生活,老人只能一直在店里工作。
我对这位华人老板深感钦佩,这位老人在他的店铺里已经辛勤工作长达十年之久,而老板始终以友善且尊重的态度对待老人。
或许是长时间的相处,老板与老人之间滋生出深厚情谊,出于关怀,老板决定将老人继续留在店里,让其安度晚年。
老板曾提及,他十分感激老人每日在店里任劳任怨、兢兢业业地工作。大概从老人78岁起,老板便开始为其免费提供一日三餐,甚至连老人的同伴也一并照料。
说实话,在日本,供养两位老人一年的餐饮开销颇为高昂。这位华人老板能怀有这般仁爱之心,着实令我肃然起敬。毕竟善良与爱心,是不受国界限制的。而老板生意的红火,与他的高尚人品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事实上,日本人的生活理念和中国有一定相似之处。在家庭观念方面,他们同样重视婚姻以及赡养父母,这是老一辈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思想。
相较于年轻人,老一辈的家庭情感更为浓厚。
在日本,婚后女性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家庭内部。也就是说,她们大多不外出工作,主要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,这点和过去中国女性的情况颇为相似,家庭主妇的观念在日本依旧较为盛行。
我曾和一位日本妈妈有所接触,她是我同事的妻子。在日本工作期间,我了解到她日常的生活模式,和中国过去的家庭妇女极为相像。
天刚破晓,日本女性就已起床。她们起床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梳妆打扮。在日本,对女性的服饰有着特定要求,即使是在家中,也不能穿着随意,必须展现出家庭主妇的风范,她们通常会穿上和服,这俨然成为她们居家的标志性着装。
早晨打理好仪容后,她们便着手准备早餐,而这份早餐主要是为丈夫准备的。
在日本,极少出现迟到的现象,因为日本人有着强烈的上班守时观念。正因如此,日本女性不得不早早起床为家人烹饪。
其实,我同事对待他妻子的态度还算不错。同事曾向我透露,日本女性在家中的地位普遍较低。许多日本男性在外看似温文尔雅,回到家中却性情大变,动辄大发雷霆。这使得女性在家中只能谨小慎微,做好早餐后,还要主动去叫醒丈夫用餐,对丈夫可谓是百依百顺,丝毫不敢有违逆之意。
女性用完餐后,就要送孩子去学校,返回后便开始打扫家居、整理家务。忙完这些,又得匆忙前往超市采购食材,回来准备午餐。
要是家里的男性因工作繁忙不回家用餐,这类家庭的女性相对会轻松一些,无需如此操劳,只需准备晚餐即可。由于晚餐通常较为简单,所以她们整日都在家中忙碌操持。
她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朋友,生活仿佛被禁锢一般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,自身价值愈发难以体现,在丈夫面前也毫无存在感。
这也导致许多日本夫妻之间感情淡漠,然而现实情况是,即便没有感情也不能轻易离婚。因为在男性未到退休年龄时,夫妻若离婚,男性退休后将无法领取国家发放的退休金。
于是在日本,退休离婚的风潮日益显著,许多夫妻为了获取退休金,只能勉强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。一旦迈入退休、顺利领取退休金,有些人甚至会在同一天选择办理离婚手续。
这种缺乏情感维系的婚姻生活,不仅极大地加重了日本人的生活负担,还让原本平淡的日子愈发单调乏味。当下的年轻一代目睹长辈晚年这样的生活状态后,仿佛透过一面镜子,看到了未来的自己,从而对未来生活感到深深的迷茫与不安。这种负面情绪进一步促使年轻人想要逃离现实,对婚姻和生育都产生了抵触心理,他们不想重蹈父母痛苦生活的覆辙。
如此一来,日本人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,与身边人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,对周围人也不再有情感的投入,个人的社交圈子不断缩小。随着时间推移,日本人口数量持续下降,经济发展也陷入困境,而这种糟糕的社会局面又反过来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。
任何现象都有其背后的成因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,老年人不得不重新踏入职场,继续辛苦赚钱,不仅要保障自己的生活,还要承担起供养家庭主妇的责任,毕竟家庭主妇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来源。这样一来,生活的重担就重重地压在了老年男性的肩上。
日本社会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,情况不断恶化,使得老年人无奈之下,只能被迫重返工作岗位。
如今漫步在日本街头,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,而年轻人却仿佛隐匿了起来,鲜少露面。在日本,物价居高不下,消费支出巨大,人们甚至会觉得,只是随意购买一些日常用品,都可能面临经济上的巨大压力,仿佛要倾家荡产一般。
受当前日本经济形势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,许多老年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只为了能在晚年谋得一份生计,让自己能够安稳度日。
对比之下,不禁感慨自己生活在中国是多么幸运,日本民众那样的生活状况着实令人感到悲哀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